【海山學】海山輕旅行..
自107年起每年舉行兩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推動委員會議。
本委員會以校長為召集人,透過校級USR專案辦公室建構平台整合資源,以落實推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USR Hub基地工程已完工,11月底遷駐使用。各單位如有與社會責任相關議題的活動,歡迎多多利用USR Hub基地舉辦。
USR辦公室已於110年5月4日至6日舉辦了萌芽型及種子型計畫成果的海報展,並規劃於今年12月6日在行政大樓B1基地,舉行成果發表會,邀請海山地區當地關係人及社會團體,以工作坊方式進行對話。
教育部110年9月17日訪視本校萌芽型計畫執行情形,訪視情況順利圓滿。
校級USR辦公室和本校課外活動指導組合作設立USR社團合作平台,分別於110年3月及9月,透過社團負責人會議中的USR環節以及Facebook貼文,向社團介紹USR及各執行團隊,繼而鼓勵社團參與USR計畫活動規劃,甚至合作創造新活動,並成功推動海山學研究中心USR團隊和本校新聞社合作製作刊物。
新北市政府11月12日辦理「下一站,新北農創站」農業創生成果展暨展售市集活動,同時侯市長頒發給8所大學USR計畫協助農業創生成果感謝狀。本校受獎之一,由學術副校長蔡龍保出席受獎。
不定期召開業務會議,確保各團隊互助協商,以及校方及時給予協助。
為展現大學對社會責任的實踐,臺北大學於110年12月6日(一)設立校級「USR Hub」社會責任實踐基地,作為學校與社區資源整合與共享的平臺。未來將致力於在地創生與人才培育,促進社區與大學共榮發展,讓實踐基地成為履行大學社會責任的奠基石。
新聞連結:
實踐社會責任 臺北大學「USR Hub」揭牌 | 產學研訓 | 商情 | 經濟日報 (udn.com)
【海山學】海山輕旅行
3月6日 海山輕旅行-從三峽連結國際 讓過客成為峽客
活動紀實
第一廊帶:三峽的山水
第二廊帶:老街區的人文景觀與故事
第三廊帶:臺北大學文化城
用6小時輕鬆走過120年的臺灣
三峽的山水
往山上尋幽境
一早從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出發,前往行修宮的路途。我們經過三峽在地的茶行、藝術村,順道介紹沿路在地的茶園以及白雞的風水。
一進入行修宮的領域,風水寶地的氛圍就感染了學長姐,有如世外桃源般的景觀與靜謐,迅速的讓眾人的心洗滌清淨。
白雞風水,請見連結:https://reurl.cc/3N6R50
白雞行修宮商圈
寺廟下方的商圈販賣許多農特產,黃薑、蘿蔔、蒜頭等,還有白雞特產的滷豆乾,也讓大家無法克制強烈的購物慾。
在導覽老師的解說中,大家才瞭解原來這個地方與臺北市行天宮有密切的關係,形制上近乎相同。即使是住在三峽已久的學長姐,許多仍然是初訪行修宮。
忠義與反共義士們
虔誠的向忠義的關公合掌行禮後,我們路上又走進位於白雞山的忠義山莊,聽了許多反共抗俄、追求自由的反共義士的故事。
1949年因為政治因素遷徙,而住在 #忠義山莊 的見證歷史的時代英雄們。也正因為這裡淵源夠久,近期一直都是乏人問津,至今仍保存三十、四十年前的風貌。
失傳的在地美味忠義刈包/三峽黑豬肉/碧螺春
中午的餐點是「忠義刈包」是為了輕旅行特制研發的產品,「忠義」來自於三峽在地行修宮及恩主公的宗教精神,都是「忠義」的象徵。
刈包利用外皮融入黑糖,象徵桃園三結義裡的黑臉張飛,滷肉選用三峽在地黑豬肉,輕旅故名思義讓校友帶著輕食,繼續輕鬆、愉快的6小時旅行。
老街區的人文景觀與故事
峽客老街掏沙
三峽不只是有老靈魂,還蘊含著時代的變遷與人物的精氣神,等待著過客自己淘出三峽的「黃金」。
遊覽車停泊在安溪國小旁後,待眾人用餐完後,一邊悉心聆聽導覽老師述說的三峽故事。
東方藝術殿堂
自天降下甘霖,在雨中漫步別有滋味的我們走入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的長福巖,它更為人所知的是三峽祖師廟。
廟宇不只是祭祀的功能,更多的是廟宇透過藝術壁畫、雕刻,都在靜靜的用著啞謎在等待解謎的的人,找到自己的答案,悟自己的道。
反觀自照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也在旁見證 李梅樹 窮畢生之力,將廟宇化作為東方藝術殿堂的精神。
一路上我們走入三峽老街區,學長姐邊走邊聊,感受每個巷道中不同的故事。在雨中的三峽沒有那麼多的人潮,卻也多了幾分幽靜。繞進 元春中藥行 待了一陣後,便在 三峽國小 的樹蔭中留下照留影紀念。
臺北大學文化城
時間是下午2點30分,搭上車子離開老街,回到母校臺北大學。
雖然滂沱的雨勢沒有停下的趨勢,但學長姐們回到母校的歸心似箭,在北大創業家實習的學生們帶領下,重新認識的母校。
最後走到臺北大學資訊大樓下的廣場,優雅小提琴演奏家麥教授以悠揚的琴聲歡迎北大的學長姐們,注目凝神坐在階梯上,享受中手中的咖啡、點心,欣賞國寶級的樂聲。
最後在琴聲中劃下今日旅程的終點。
#國立臺北大學
#海山學研究中心
#北大創業家
#臺北大學新北市校友總會
日期:
附件:附件1
【社科院】USR橘子讀書會創新方案登場 — 「分享同心會」..
【社科院】USR橘子讀書會創新方案登場 — 「分享同心會」
2021年2月23日,這天正是臺北大學開學的第二天,熙熙攘攘的校園中,商學院小木屋鬆餅卻坐著31名不被時間所催促的人群,大家熱切的分享彼此讀書的心得,這是由歷史系辛法春老師所帶領的USR橘子讀書會成員。當天由讀書會推出創新方案-「分享同心會」,在登場的第一天,邀請社區長者以小團體方式,讓每一位成員都能敞開心胸、相互分享讀書心得,進行更深入的交流與互動。
詳情請閱:
日期:
【USR】社科院USR完成「鳶山實踐協會」發起人會議..
【USR】社科院USR完成「鳶山實踐協會」發起人會議
(USR)社科院USR完成「鳶山實踐協會」發起人會議
社科院USR計畫主要目標在育成一在地之非營利組織,隨著年底計畫即將結案,組織育成的工作也快馬加鞭進行中。先由主持人曾敏傑教授擔任發起人代表,於八月中向內政部申請籌設「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續於9月24日獲內政部來文同意依法准予開始籌組;再於10月26日(週六)中午,於社科院二樓階梯教室召開發起人會議,順利推選出曾敏傑、魏希聖、劉素芬、林子晴、張志光、陳呈緯、與黃香卿等七位籌備委員,並推選曾敏傑擔任籌備會主任委員,隨即進行籌備會第一次籌備會議,讓育成NPO的USR任務,再往前邁向一步。
本次「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應出席發起人計33名,實際出席人數為28名,當日發起人會議中,先由發起人代表曾敏傑教授擔任臨時主席,並進行出席來賓與籌備過程報告。曾教授先由USR計畫的政策背景說起,同時也向大家介紹USR計畫的主要內容,包括除了關注身障、老年、原住民、與婦幼人口之外,也逐漸探索大學與在地關係的模式。其中12場次的大學城系列節慶已經吸引超過八千位社區民眾參與活動;11場次的校園友善系列接待團體也十分多元,近期則將接待身障生;而USR成果巡迴展已進入在地12個社區展示,近日更將赴政戰學校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進行展示。大學和社區的關係持續友善融合,相互協力的活動更加豐富,同時曾教授也引用李承嘉校長提供的資訊,最近已連續有兩位社區民眾主動到學校各捐款十萬元,大學與社區的關係未來更受期待。
在當日所推選出的七位籌備委員中,有四位是北大教授代表,包括曾敏傑(社工系教授)、魏希聖(社工系教授)、劉素芬(社工系助理教授)、林子晴老師(通識中心副教授),他們過去兩年多來都曾擔任過社科院USR計畫的主持人、共同主持人、與子題計畫召集人等,深入參與推動USR計畫。而陳呈緯先生為前北大光榮扶輪社的社長、黃香卿為在地柏拉奇管弦樂團的公關,兩位社區代表也都和USR計畫有過密切的合作經驗,將可以繼續扮演大學和社區的橋樑。
而目前擔任大立都更公司董事長的張志光先生則是捐助人代表,張先生過去曾捐款十萬元支持USR計畫,也曾經引薦朋友捐款十萬元。在當天的發起人會議上,張先生更是即席表示,隨著協會正式成立之際,他將再捐贈三十萬元用來支持剛成立的協會,也在會中分享他與曾教授過去結緣行善的歷程,除了再次表達對於USR計畫的認同,也極力肯定曾教授過去在社會上協助弱勢罕病病友所展現的充沛能量。張先生的一席話激勵了大家繼續實踐的初衷,也獲得現場發起人滿滿的掌聲與感謝。
在隨後召開的第一次籌備會議中,也順利審查通過協會章程;決定籌備期間聯絡地址與義務工作人員;訂定會員申請入會申請書、手續、及公開徵求;以及籌備期間經費之收繳及籌墊案等。上述會議記錄也將再登錄與報備內政部之後,繼續規劃召開第二次籌備會議,並朝向正式成立大會邁進。當日出席的發起人當中,有許多都是社工系所畢業或是在學的學生,大家在意見交流中也反映,過去社會工作的專業不太被理解,而校園中雖有社會工作的教學活動,但是鮮少有社會工作實務的操作場域,近年來搭配著社科院USR計畫的推動,許多社工教學的應用以及社工專業的服務,都可以讓學生在參與中提前見證未來工作上的需求,包括當天NPO的籌備與立案,也都在USR計畫中提供學生見習的機會了。
社科院USR計畫名稱為「國立臺北大學在地社會實踐NPO育成與永續計畫:邁向服務、協力、及組織化」,透過育成在地性的「鳶山社會實踐協會」,規劃作為大學與社區永續推動社會實踐的平台,並且期待在北大教授代表、社區代表、與社會捐助人代表,大家一起協力治理與推動下,可以讓社科院USR計畫走完「邁向服務、協力、及組織化」的三個階段,並且順利於年底前依規定完成社會團體立案,以接續北大社科院USR計畫的實踐任務。
日期:
總機:02-8674-1111 分機68033 Email:natashalin@gm.ntpu.edu.tw |
國立臺北大學 海山學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