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型計畫
臺北大學城社會實踐萌芽計畫:邁向共學、共融與公共化

由社會科學學院統籌,整合校內各院系以及民間組織資源,運用「課程」和「社團」,鎖定社區身障、婦幼、高齡與原住民四類族群。議題由弱勢關懷擴大至探索大學與在地關係,推動師生與居民共學共融,朝社區大學化、大學公共化及協力化理想邁進,進而營造「大學城」(College Town)。
社科院萌芽型計畫5年成果發表影片:臺北大學城系列節慶
第五屆北大玩具節
由社科院USR計畫主辦「北大玩具節」,每一年都是三峽地區大小朋友最期待的盛事。111年3月19日當天總計有有799位家長帶著720位小朋友,共1519人在臺北大學校園同樂。本次玩具節也邀請三峽在地知名的陀螺達人─林森海快閃表演。活動持續受到中嘉新聞、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教育電台、與國語日報等報導。
從籌備到實際執行,「遊戲治療」課程修課同學、社工系趙崇傑說,平常課堂學習很多與小朋友互動的學派理論,實際參與服務,突然都變得很鮮明,「原來都是真的可以實踐的!」社會系李憶慈也說,有些小朋友可能因為遊戲輸贏產生情緒變化,但整體還是很療癒,感受到赤子之心的美好。
看到大小朋友盡情沉浸遊戲,社科院USR計畫主持人、社工系教授曾敏傑肯定,在過去多年基礎上,玩具節已經逐漸深刻進入社區民眾生活,參與的同學們也從服務中獲得成就感,確實創造雙贏,未來將持續結合教學與服務,繼續共創臺北大學城。

第四屆聖誕點燈暨北大管樂節
2018年起,由北大光榮等九大在地扶輪社共同籌資,捐助九公尺高的聖誕樹,並結合臺北大學與在地社區協力,截至2021年已共同舉辦了四屆「臺北大學城」點燈活動,讓在地居民在溫馨喜樂的氛圍中,一同迎接聖誕節的到來。
四年來北大社科院USR已經與在地建立了大學與社區間的默契,每年臨近聖誕節時節,管樂演奏都會在北大校園響起。今年北大管樂團在鄒佳宏老師的指導與指揮之下,與四位國內職業交響樂團首席與副首席的法國號演奏家,一起完成這場磅礡的音樂盛宴,讓三峽的師生與民眾一起體驗了一場準國家級的音樂饗宴。

專書
社科院USR計畫將多年來在高齡領域進行相關的方案實踐與實驗,累積相當豐碩的成果,在計畫成員的協助之下,由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主編完成USR年度成果專書,迄今已發行9本專書。2021年出版《大學責任與高齡學習》,介紹社科院USR計畫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之際,如何協助社區長者健康老化、在地老化、以及活躍老化。

大學城報
為強化大學與在地連結,凝聚臺北大學城之社區意識,社科院USR計畫每3個月會出版一次大學城報,主題包含青銀共學、大學節慶、健康學老、高齡學習、友善接待、社區協力、鳶山協會等7個主題,至今已發行7期。大學城報亦以專刊形式發行,第3期為高齡專刊、第5期為長者徵文、第7期為北大管樂團專刊,讓社區與學生的文章皆能傳播於社區之中。
萌芽型計畫
環抱海山‧深耕三峽:北大文化城的創生與活化

海山學研究中心與人文學院組成跨院系團隊,著眼學校所在海山地區文化、教育、傳統產業、記憶與歷史記憶保留議題,結合教學、研究與在地社會議題。
面對過往地方文化與學校教學疏離的問題,團隊一方面調整校內專業課程走入社區,同時也與地方攜手舉辦培力工作坊與各項推廣活動,並與在地高中共備「認識海山」校本課程,協助在地學子深化對自我家園的認同。此外,在傳統文化產業蛻變與再生需要上,則引入資源推動數位加值應用,以重現歷史風華,進而探索文化傳承與現代商業共存的可能。
